新闻中心

博信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要经营业务收入27,938.08万元,其中装备综合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964.29万元,智能硬件及其衍生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973.79万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12,379.16万元。

  2023年,装备综合服务业务是公司的主要战略发展趋势。作为公司践行既定发展的策略的重要举措,公司目前经营事物的规模已扩展至履带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旋挖钻机、盾构机及液压打桩锤等重型机械设备的租赁业务。公司目前拥有的重型机械设备全部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前述机械设备可普遍的应用于风电、核电等新能源和市政建设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2023年,公司智能硬件及其衍生产品领域业务主要为另外的品牌智能终端和硬件产品的代理销售,最重要的包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产品。

  为进一步促进公司发展,构建科学合理、运作规范的经营体制和机制,公司一直在优化内部管理。一是根据战略目标,修订企业内部控制等相关制度文件,强化满足公司持续发展需求的制度体系;二是持续梳理查找管理机制与业务流程上的漏洞,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优化组织架构,完善内部流程,推进规范治理;三是慢慢地增加对关键经营环节的监督,约束和整改不规范的行为,有效控制经营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在稳步推进装备综合服务业务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原有智能硬件及衍生产品业务。

  装备综合服务业务商业模式清晰,主要为基建行业提供配套服务,核心为“租赁+后端服务”,基建行业作为“逆周期调节+跨周期调节”稳经济的主力军,市场未来任旧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然而,报告期内,风电行业、城市基建的投资建设尚在复苏过程中,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加之供给端竞争激烈,对业内公司经营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公司目前拥有包括履带式起重机及液压打桩锤等在内的各类专业设备,可广泛运用于风电、核电等新能源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业务模式主要是为客户提供配备专业操作人员的施工设备租赁服务并收取租金,客户群体以各类工程施工企业为主,设备主要应用于陆上及海上风电安装项目,租赁期限一般根据项目建设周期而定。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以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生产设施、基建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相关产业建设得以快速发展。从风电安装施工单位的状况分析,由于大型履带吊车及液压打桩锤购买周期长,一次性投资太大,安装单位的任务量不一定饱满,设备闲置成本较高,所以目前来看,风电安装企业大多依靠租用设备来进行风电设施安装。

  2023年我国在能源领域的绿色转型持续加速推进。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风力发电行业发展。2023年2月,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快填补风电等领域老旧设备淘汰标准空白,为产品改造升级提供技术依据。2023年6月份国家能源局先后印发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和《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政策以鼓励积极建设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和对并网运行超过15年的风电场进行改造为主,此举将带动风电吊装规模迎来新的增量。然而由于国内经济市场尚处于恢复阶段,据华福证券不完全统计,2023年1月份至11月份,全国风电机组招标总装机容量约69.16GW,同比下降21%,其中陆风招标59.52GW,同比下降21%;海风招标9.64GW,同比下降20%。

  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产能过剩和结构性供需矛盾交织并存,行业整体受到账款回收难、成本高企、价格走低、债务积压、竞争加剧等因素叠加影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竞争更趋激烈,企业的生存发展承受着严峻的市场考验。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将逐步形成。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1月份,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的18MW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在国内汕尾海上成功下线,这标志着以往安装低功率风电机组的安装设备已开始落后于新增市场需求,这必将对履带吊车及液压打桩机这些风电安装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将逐步淘汰施工效率低、产能落后、管理粗放的落后企业。随着产业的发展,需要作业的物品质量、体积和起升高度都越来越大,对于施工的质量、效率等各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风电安装设备租赁市场未来将呈现差异化竞争格局,公司在风电安装设备租赁市场上也会迎来新的机遇。

  公司目前拥有包括塔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旋挖钻机及盾构机等在内的多种城市基建专业设备,主要应用于市政建设、房屋建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地下空间开发等城市基建项目。

  公司目前已拥有包括塔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在内的主流吊装设备,可广泛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建设等多个领域,通常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给客户使用并收取租金,租赁客户通常为大型建设施工企业,租赁期限根据建设项目周期而定。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机械出租形成的租金收入以及机械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备件、耗材等产品的销售收入。主要营运成本包括设备折旧、转场物流费用、人工成本以及各种耗材的采购成本。

  基建吊装设备租赁业务是一种向设备使用方提供从设备进场安装、现场操作、维修保养到最终拆卸离场等全方位的综合解决方案和服务。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由于基建吊装设备具有单价高、型号多、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运输成本高等特点,自购设备需要承担设备维护、设备管理等多项成本,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自持设备的意愿较低,往往选择租赁方式,建筑施工企业的自有设备人均台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建筑全行业机械设备使用需求快速增长,叠加业主自购意愿低,将促进基建吊装设备租赁行业需求持续增加。

  公司目前拥有多种掘进及钻孔工程机械设备,包括盾构机、旋挖钻机等,主要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公路、桥梁、铁路、水利等各种城市基建项目,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给客户使用并收取租金,租赁客户通常为大型国有及民营建设施工企业,租赁期限根据建设项目周期而定,通常在12个月以内。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机械出租形成的租金收入以及机械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备件、耗材等产品的销售收入。主要营运成本包括设备折旧、转场物流费用、人工成本以及各种耗材的采购成本。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大规模的建设,轨道交通、公路、水利建设等工程都有大量隧道需要掘进,道路、公路、桥梁、工业生产建筑、地下连续墙、水利工程、防水层边坡防护等基础工程有大量成孔工作需要完成,盾构机、旋挖钻机等掘进及钻孔工程机械设备的市场格局正在逐步改变,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前期地铁建设领域“一枝独秀”,到当前地铁、市政、调水、抽水蓄能、铁路、矿山等领域“百花齐放”。由于此类机械设备价格高昂、体积庞大,属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必需品,工程建设单位大多采取租赁的形式取得设备并用于施工,租赁需求旺盛。

  总体来看,基础设施建设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多轮驱动、分层分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基础设施建设增量及存量市场仍然存在比较大空间。

  公司智能硬件及其衍生产品领域业务主要为其他品牌智能终端和硬件产品的销售。

  随着智能硬件产品的渗透率趋于饱和,市场整体进入存量升级的竞争阶段,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不同细分品类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统计,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5.0%。但随着通信技术、云计算、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更新迭代赋能智能硬件行业新的增长点,尤其以智能家电为代表的智能硬件产品从简单的互联互动迈向了实时采集信息并自主决策,大幅提高自身的智能程度,减少用户的参与度。

  从中长期来看,国家一直引导、推动智能硬件行业的新发展。2023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明确指出要拓展新型消费,壮大数字消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更多消费领域融合应用,持续推动创新突破,开辟更多新领域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新消费场景需求的融合应用,在为智能硬件行业带来新增长点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部分品类的市场份额逐渐被新兴品类替代,导致原品类产品市场份额下滑。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市场需求挖掘,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2023年,国内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市场持续发生变化,下游客户的经营策略从以前的自购设备开始逐步转变为外租设备。公司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探索新的市场营销及商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基建行业作为“逆周期调节+跨周期调节”稳经济的主力军,市场未来仍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然而,报告期内,风电行业、城市基建的投资建设尚在复苏过程中,市场需求恢复没有到达预期,加之供给端竞争非常激烈,对业内公司经营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不过,总体来看,基础设施建设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多轮驱动、分层分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基础设施建设增量及存量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空间。

  2023年,智能硬件行业迭代速度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公司的业务收入受到一定影响。从长期来看,公司会站在整体战略角度考虑,本着控制经营风险的原则,根据外部市场环境、内部资源调配等情况谨慎评估和制定智能硬件业务的经营策略,以优化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实现公司整体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管理变革,创新管理模式及管控策略,通过组织结构优化、人力资源优化以及业务流程优化,强调目标管理、过程管控,以结果为导向,奠定运营成本降低、管理效率提升的基础,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管理质量和整体水平。

  长期以来,公司一直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报告期内,公司根据自身业务实际需要,引进了管理、销售、服务等方面专业人才,对加快公司转型升级、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拓展销售渠道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成本控制方面,通过建立公司预算机制,保持综合计划和预算的刚性管理。通过比价、议价等竞价措施,进行采购成本指标评价,有效控制公司的总体采购成本。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38.08万元,实现营业利润-21,283.01万元,实现利润总额-21,526.00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379.16万元。

  2023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关键之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安全、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快速变化和调整;同时国内经济依然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现实困境,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导致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遇到较大挑战。同时也应看到,2023年是复苏元年,国民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始终没有改变,经济发展从过去的“高增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惯性已然成形且稳固。基建投资作为“逆周期调节+跨周期调节”稳经济的主力军,其稳增长的作用有望进一步凸显。

  公司主要从事风力发电设施的安装施工服务,履带式起重机与液压打桩锤为风电安装工程必不可少专业设备。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以风电为代表的能源生产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需要吊运的物品的质量、体积和起升高度都越来越大。因此,市场对于施工的质量、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大型吊装设备的需求愈发旺盛。相较于其他吊装设备,履带式起重机兼具带载行驶、臂长组合多、起重性能好、作业高度和作业幅度大等优势,已成为风电设施安装施工的首选设备。液压打桩锤是一种以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压油的压力来传递动力,驱动锤芯进行打桩作业的基础施工装备,是目前海上风电设施安装的主力装备之一。随着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国内外对大型液压打桩锤的需求巨大。从风电安装施工单位的状况分析,由于履带式起重机及液压打桩锤购买周期长,一次性投资太大,安装单位的任务量不一定饱满,一旦设备闲置就会造成浪费。所以目前来看,风电安装企业大多没有自有设备,多是依靠租赁相关设备来进行风电安装。

  陆上风电方面,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10余年间,全球陆风加权LCOE(平均发电成本)从2010年的0.107美元/千瓦时下降至2022年的0.033美元/千瓦时,降幅达到69%,成本明显低于其他的化石能源,且相较于其他新能源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性优势。目前陆上风电已进入平价的稳健发展阶段,预计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在未来几年会持续增长。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2030年风光大基地规划装机455GW,其中“十四五”期间建设200GW,“十五五”期间建设255GW。截至目前,风光大基地第一批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共涉及19个省份和地区,总装机规模97.05GW,将在2023年全部投产;第二批30.48GW项目也已经陆续开工,预计明年相继投入生产;第三批清单也已经完成,目前已经公开的清单中包含了20.55GW的风电项目。与此同时,分散式风电近些年也发展迅速。一方面相应的支持政策陆续出台,2023年国家能源局先后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力业务许可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另一方面,分散式风电的利用小时数低,风机价格的下降提升了分散式风电项目的经济性,也提高了业务建设的积极性。预计“十四五”期间总装机规模将达到50GW,未来分散式风电有望成为国内陆上风电装机的重要补充,预计2024-2025年我国陆上风电装机量分别为70W、78GW。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引发《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该政策以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的老旧风电场改造为主。从2024年开始,并网时间超过15年的风电场将陆续需要进行改造升级。根据同花顺300033)金融数据终端(iFinD)统计数据,自2010年开始,国内每年新增风电装机规模都在15GW以上,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改造升级会带动风电吊装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

  海上风电方面,受多种限制性因素影响,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海上风电装机量趋于平淡。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3年国内新增装机量33.5GW,其中海上装机量为1.43GW,相对低于预期。随着四季度各地项目持续发力,装机量开始快速提升。受风机市场供求关系影响,风机招标价格整体呈下降态势;其次,行业内也在积极推动机组大型化技术发展。供求关系和技术进步有望继续下探海风建设成本,进而刺激海风建设需求得到释放。根据沿海省市发布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显示,“十四五”期间预计新增装机容量近60GW。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1-2022年我国海上风电并网量分别为16.9GW和5.05GW,2023年并网量在6GW左右,2024-2025年装机合并规模需达到30GW,即平均每年新增装机量15GW。考虑到部分地区相关海风项目已实现平价上网,海风降本超预期,再结合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地区已出台地补政策支持海风建设,预计海风需求以及新增装机或将超过沿海地区规划规模,推动行业实现高速增长。

  长期来看,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风电度电成本总体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与其相比,传统的火电技术已经成熟、成本下降空间较小,叠加其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未来被清洁能源替代是大势所趋。能源结构转型方面,碳中和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风电装机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主要方式之一,双碳背景下,未来风电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十四五”规划、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均明确指出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对于我国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在“双碳目标”下,风电作为目前最成熟且最具性价比的新能源之一,有望逐步实现从替补能源向主力能源的转换。在此背景下,预计风电市场在较长时间内仍将处于发展的景气周期。

  风电项目建设趋势方面,由于单机容量大型化可有效提高风能资源利用效率、提升风电项目投资开发运营的整体经济性、提高土地/海域利用效率、降低度电成本、提高投资回报、利于大规模项目开发,因此逐渐成为风电项目建设的主流。在风电设备持续向大型化发展的背景下,由于风电设备的叶片长度、安装高度不断增加,对更大规模的安装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为履带式起重机等重型机械设备租赁市场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机遇。传统的履带式起重机可以满足3MW及以下风机的建设安装,800吨履带吊可以满足3-4MW风机安装,对于一些特大型风机,则需要1,600吨履带吊进行施工安装。因此,重型风电安装设备的租赁市场将持续分享大兆瓦机型吊装的景气周期,具有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综上所述,“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风电作为目前最成熟且最具性价比的新能源之一,有望逐步实现从替补能源向主力能源的转换。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时间内,风电行业在风机新装、更新、维修等多个方面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2022年12月,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综合性水利枢纽和调蓄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大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构建集污水、垃圾、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的主要举措。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额50.3万亿元,同比增长3.0%。12月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加8.24%,提速0.28%,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加5.9%,提速0.1%,12月基建提速主要源于公共设施投资12月单月实现16.2%的高增长。

  在依托基础建设带动经济增长、完善和优化基础设施需求的大背景下,预计2024年基建投资增速水平稳健,各地基础建设项目落地开工将加速进行。当前万亿特别国债中大部分已经落实到项目,在2024年基建投资资金预计较为充足的情况下,可对基建相关行业持乐观态度。

  塔式起重机及门式起重机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必不可少的基建吊装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路桥、建材、水利、电厂、公路、铁路等领域中。

  基建吊装设备租赁业务是一种向设备使用方提供从设备进场安装、现场操作、维修保养到最终拆卸离场等全方位的综合解决方案和服务。基建吊装设备租赁行业的目标客户群体为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由于基建吊装设备具有单价高、型号多、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运输成本高等特点,自购设备需要承担设备维护、设备管理等多项成本,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自持设备的意愿较低,往往选择租赁方式,建筑企业的自有设备人均台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建筑全行业机械设备使用需求快速增长,叠加业主自购意愿低,将促进基建吊装设备租赁行业需求持续增加。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持续推进,带来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从而对建筑行业市场的内需有强力的拉动作用。《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制造业整体实力应达到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基建吊装设备行业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将承担重要角色。基建吊装设备有助于强化制造基础,助力工业、能源、交通、制造业等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机械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率,减少人力成本。2024年2月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23年增发国债第三批项目清单,共涉及项目2800多个,安排国债资金近2000亿元,主要包括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甘肃、青海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2024年2月8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3年货币政策整体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下一步,央行将集中抓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落实,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的金融支持力度。2024年“三大工程”建设有望提速。此外,多省市公布2024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其中北京市安排重点项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811亿元,对全市投资的支撑比例保持在三成以上;广东省安排重点项目总投资约8.1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深圳市重大项目总投资共计约3.6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985.7亿元。在此大背景下,基建相关行业的增长空间较为广阔。

  近年来,盾构机、旋挖钻机等基建掘进钻孔机械设备的应用领域正在从传统的城轨领域逐步向公路、铁路、桥梁、水利、市政、综合管廊等新兴领域扩展。

  “十四五”规划以及《“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重要规划文件的相继发布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各类基建相关行业未来稳健向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轨道交通、隧道施工所需的重型机械设备租赁及设备配件类购销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一段时期,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的城轨交通建设市场仍将保持较高强度。未来隧道掘进机在城轨交通建设领域中仍然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在市政、公路、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等市场领域,盾构机及旋挖钻机等各类机械设备的需求正在增长。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大规模的建设,轨道交通、公路、水利建设等工程都有大量隧道需要掘进,道路、公路、桥梁、工业生产建筑、地下连续墙、水利工程、防水层边坡防护等基础工程有大量成孔工作需要完成,盾构机、旋挖钻机等掘进及钻孔工程机械设备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由于此类机械设备价格高昂、体积庞大,属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必需品,工程建设单位大多采取租赁的形式取得设备并用于施工,盾构机及旋挖钻机等重型机械设备租赁需求旺盛,相关市场蓬勃发展。

  预计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随着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不断升级,国内大型工程机械设备租赁行业将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202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7万亿元,达到471,49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7.2%。随着经济刺激措施的落地、发挥作用,居民消费端的消费需求有所好转。在3C家电方面,根据GfK预测统计,2023年中国市场零售额规模将达到21,596亿元,同比增长4%;但在智能手机方面,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71亿台,同比下降5.0%,创近10年以来最低出货量,主要受上半年经济环境和疫情延续影响,整体市场需求虽然逐渐好转,但尚未得到完全释放,此外率先复苏的旅游及娱乐需求使电子设备的需求受到了挤压,而刺激消费的措施对智能手机等市场的拉动也较为有限。

  2024年全球经济仍面临着来自地缘政治危机、货币政策紧缩、GDP增速放缓等多方面的不利因素,此外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转型中,人口负增长,核心消费人群数量在未来几年面临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智能硬件市场增长点长期来看主要集中在低渗透家电,以及借助新技术和新形态孕育出新型升级品类。根据GFK中怡康预测,2024年以家电为代表的市场规模预计为8699亿元,同比下滑0.9%。

  国家政策方面,智能家电为代表的智能硬件不仅仅在国内消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中国智造走向全球的一张名片,国家也一直不断推出相关政策在拉动消费的同时引导重塑中国智造。2023年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求,商务部围绕“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并陆续推出了诸多利好政策。

  从技术上来看,得益于半导体芯片技术升级、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相关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兴智能硬件产品的功能更加完善,应用场景也更加丰富,但也同时加剧了市场竞争,新品类的更新迭代挤占原品类的市场份额,加速了老旧产品的淘汰。此外技术创新也不是一味追求新技术导致脱离实际应用场景,其实际落地效果仍需要市场检验,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细分需求,去真正解决现有产品的痛点和痒点。

  从消费端来看,随着后疫情时代报复性消费结束和居民收入预期降低,消费增长面临新的压力。消费结构改变推动智能硬件行业存量更新升级,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比例逐步降低,娱乐、教育、健康等方面支出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焦在智能硬件及其衍生产品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各个年龄段用户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购买高质量、高服务、个性化的智能化产品,这迫使企业需要不断加大投入,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2024年,公司将继续负重前行,确保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公司始终坚持以践行国家战略统领经营工作;始终坚持“战略引领、市场导向、高远追求”的经营方针;始终坚持以商业模式创新引领经营提质增效;始终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经营活力;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的经营准则。

  在风电安装及城市基建等各类设备的装备综合服务方面,坚持高质量发展,做好业务开拓和施工服务的协同配合工作,拓宽服务品类范围,成为能够提供各系列施工机械及配套设备与服务的综合供应商。

  公司将会站在整体发展战略角度,本着控制经营风险的原则,根据外部市场情况、内部资源调配等情况谨慎评估和制定智能硬件业务的经营策略,以优化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实现公司整体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024年,公司要提质增效,强化核心竞争力。在风电安装及城市基建等各类设备的装备综合服务业务方面,提高运营管理效率,集中力量打造成本优势,巩固企业发展基本盘。在市场拓展上稳步前进,扩大渠道布局,通过多种重型机械设备租赁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和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带动收入规模和利润的提升,保持装备综合服务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

  2024年,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在2023年的基础上继续深度掘进市场潜力,拓展客户来源;优化业务团队,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服务质量;集约整合贸易产业上下游资源,压降业务成本;面向大型建筑工程、重点制造业等需求,整合优质资源,提供高效集约、标准规范的配供服务;提升效率效益,实现全面做强做优,从而更好集聚各类资源,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公司竞争优势。

  2024年,公司将积极拓展渠道,着力提升销售质量,以培育客户忠诚度为指导,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提升品牌影响力;在巩固现有渠道优势的基础上,优化渠道管理,提升运营能力,为公司创造稳定收入来源,保障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2024年,公司要继续发挥上市平台作用,灵活开展资本运作,助力公司业务发展。积极研究监管政策,搭建多种融资渠道,以获取更多资源服务公司主营业务,为公司核心业务的发展保驾护航。

  2024年,公司将结合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内部管理、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三个方面促进公司规范运营,力求以良好的沟通交流,促进市场对公司价值的理解,以规范的公司运作,助推公司价值提升。

  公司内部管理要以防范经营风险为目标。一是要继续梳理内部治理相关制度,结合公司发展状况,及时完善制度体系,确保公司运作规范;二是要加强对监管政策、制度的学习和研究,并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对公司全员进行宣传,提升公司整体规范运作意识,避免无意识违规;三是继续保持重点业务流程的监督机制,通过规范的操作防范经营风险的产生。

  信息披露要围绕做精做细的要求开展,包括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加强沟通联络,做到重大信息无漏报;密切关注监管新动态,做好定期报告的编制,提升报告质量;加强和完善信息披露审核机制,确保信息披露无差错。

  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资本市场发现公司价值。一是通过多种投资者有效沟通机制,解读公司经营成果,引导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二是继续维护监管机构沟通机制,保持良好关系。

  目前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依然呈现萎靡态势,企业生产力与居民消费力亟待恢复,国内制造业投资增速和居民消费恢复相对乏力,国际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可能对公司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从国际层面来看,目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减速时代”,随着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正在被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所笼罩。产业整体的内外需求走弱、供给增速放缓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可能对公司相关业务的新订单、业务回款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市场中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

  从国内层面来看,装备综合服务业务主要面对风力发电设施安装、市政工程、公共交通(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公路、桥梁、隧道及其他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国家基建建设投资规模关联度很大。国家建设发展方向、宏观政策调控、地方政府经济能力等的变动都可能对公司业务构成不利影响。

  装备综合服务业务行业内同类企业规模扩张迅速,行业外亦有企业涉足本行业,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如果公司不能在成本优化、质量控制等方面保持竞争优势,则会存在盈利能力下滑风险。

  智能硬件行业竞争激烈,用户需求及市场形势转换迅速,竞争产品众多。若公司的智能硬件及衍生产品业务未能契合市场潮流趋势,或不能实现快速周转,从而未能获得预期效果,将为公司经营带来不确定性。

  公司在所开展的新业务对公司在资源整合、市场开拓、账款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未能跟上业务类型调整的节奏,公司将面临运营风险。

  公司开展液压打桩锤设备租赁业务时间较短,缺乏相关运营经验,公司将通过引进专业人员进行运营。公司会审慎评估自身业务水平,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采取较为稳妥的方式逐步推进。但是,仍然存在由于管理经验不足而导致出现决策难以落实的风险。

  公司根据经营计划,已经招聘了相关专业人员,并将在后续业务推进中持续关注人才团队的储备与培养。在开展业务的初期阶段,公司面临一定的人员储备不足风险,可能会对公司扩大业务规模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公司面临的安全风险集中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项目的施工安全方面,主要指在管理制度执行、措施落实、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事故处理等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管理而可能导致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开展装备综合服务业务过程出租的各类重型机械设备均属于体积非常庞大、结构复杂专用大型工程机械设备,集多种技术于一体,涉及地质、土木、机械、力学、液压、电气、控制、测量等多门学科技术,而且要按照不同的地质进行设计、制造、使用,可靠性要求极高。因此,在生产、运送、组装、验收、掘进、转场等环节存在因遇到各类突发状况而影响设备的整体功能,导致合同无法全面履行的风险。

  1.为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公司通过建立和运行内部控制体系,辨识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落实各类风险和关键控制点的责任,与日常管控工作紧密结合,控制风险发生因素和要件。

  2.公司的主要目标客户为大型国有或民营企业,公司通过与客户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对客户的经营状况持续关注,降低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可能性。

  3.公司严格管控前期调研、审批和决策等重要环节,加强过程控制和后评估工作,做好应对风险发生的策略和应急预案,保证公司各类风险整体可控。

  4.公司业务团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分析经济发展方向,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努力降低政策性风险的影响。

  5.公司强化安全生产管控,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各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稽查机制,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及时消除安全质量事故隐患;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信息化水平,努力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1.82万亿!A股科创力度再上新台阶!27家公司狂投超百亿搞研发,这家龙头车企研发支出超过一年净利

  收益率惊人 创新药龙头涨超106倍 科技50强名单出炉!稀缺 连续3年ROE超10%个股仅20只

  外媒:哈马斯将在未来几天宣布批准停火提议,将分阶段释放人质并得到美国关于以撤军保证

  已有9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7985.96万股,占流通A股35.03%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64元。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长期投资价值一般。

  名称变更:博信股份 -

  特别处理:被*st(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者被追溯重述后为负值)

  分时--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